银耳室内袋栽

    伐木厂的树木枝丫,林地更新与幼林垦覆间伐的灌木,锯板厂及木器加工厂的碎材、木屑,以及棉区的棉子壳、棉花桃,甘蔗渣等这些林、农、工业的下脚料,可用于室内袋栽银耳。每1000千克上述材料,通过室内袋栽,在35天内就可以收成干银耳160~180千克。
    银耳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滋补品,历史上曾列为“宫庭贡品”,素有“菌中之冠”的美称,具有滋阴养胃,润肺生津、益智和血、补脑强精,壮肾嫩肤等功能。长期以来用椴木栽培银耳,单产低,周期长达i年,每100千克的木材只能收成干耳0.7千克。近年来采用木屑或棉籽壳等为原料的室内袋料栽培银耳,单产提高20倍以上,且周期缩短。室内袋栽银耳的生产技术如下。
    一、原料配备
    木屑要选择适当的树种,以千年桐、山乌柏、盐肤木、法国梧桐、枫、烨、栗、椿、柞、杨、榆、糠椴等林木为宜。但含香、臭、油脂、醇类的树种、如杉、松、柏、樟等不宜采用。棉籽壳、玉米芯、花生壳、葵花籽壳、黄豆秸等均可适用,此外甘蔗渣、甜菜渣等亦可,原料要求无霉变,虫蛀。树木枝丫加工时,要先切片,后粉碎成细屑,玉米芯及其它壳。秸均要粉碎成细屑,棉籽壳不必加工。
    二、栽培室与栽培袋的配备
    银耳栽培可以利用住房、简易棚房或空闲房子,有条件的可建造专用栽培室。耳房要求地热较高,近水源,便于清洗场地和管理时用水,通风要好,光线一般,室内要洗净,消毒,内设排放银耳栽培袋的架层8~10层,栽培银耳的容器主要是塑料薄膜袋。可选择压聚乙烯塑料薄膜袋;其规格为:袋扁宽12厘米,长度50~55厘米。也可以采用回收的水果罐头瓶栽培。
    三、培养基配制
    培养基各地原料来源不同而因地制宜的选用。
    配方一:木屑100千克,麦皮20~25千克,石膏粉2~3千克,食糖1千克,尿素0.4千克,硫酸镁0.5千克,水100~115千克。
    配方二:棉籽壳100千克,麦皮20千克,石膏粉2~3千克,石灰粉0.4千克,硫酸镁0.25千克,水100~120千克。
    配方三:天米芯40千克,棉籽壳40千克,木屑(或高粱秸)20千克,麦皮30千克,石膏粉4千克,尿素0.4千克,水100~120千克。
    配方四:甘蔗渣100千克,麦皮30千克,过磷酸钙2千克,石膏粉3千克,尿素0.5千克,水100~120千克。
    配方五:花生壳40千克,玉米芯或高粱秸40千克,棉子壳或木屑20千克,麦皮30千克,食糖1千克,石膏粉3千克;尿素0.4千克,水100~120千克。
    培养料配制时,先把能溶解的尿素、糖等溶化于水中,按各料比例混合拌匀。培养料含水量以手握料能成团,掷在料堆中会松散为度,不可太湿,以免影响菌丝生长。但拌料要选择晴天为好,阴天不宜。
    四、装袋灭菌、打穴接种
    料拌好后要迅速装袋,因时间拖延长会造成培养料发酵变酸,所以要集中人力,抓紧把料装人袋内,装好料的袋子要立即送进灭菌灶上灭菌。民家可以利用锅台,把袋料置于锅台木架上,重叠而上,周围用塑料薄膜围住,不让漏气。灭菌要求尽快加温至100℃,并持续8~10小时,然后将袋子搬进室内,待冷却到28℃以下时,进行打穴接种,每个袋子正面打4~5个穴,穴深2厘米,宽1.5厘米。接种后用医用胶布贴封穴口,也可以先打穴贴胶布,再将袋子经过灭菌冷却后,搬进无菌室内接种。接种室要事先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混合消毒。
    五、发醇定植与敞口通风
    接种后的菌袋要及时置于室内进行发菌培养。开头1~4天室内温度控制在28~30℃,最高不超过34℃,袋子在室内采取重叠成堆,与袋料温度相应,5天后室温调节为25~26℃为好。袋子要一袋袋地排列于架层的床板上,卧倒排列,室内空气相对湿度7%以下。春秋季节气温适应,若秋未气温低于上述时,可加煤炭火升温,但要注意排除二氧化碳。经过10天左右的室内培育菌丝后,袋内白色绒毛状的菌丝已在接种穴的四周呈圆状。此时,要把穴种上的胶布掀起一小隙让氧气透进袋料,促进菌丝加快生长发育,并且将室内温度调节为20~23℃,以防温度过高引起种穴吐黑水,室内相对湿度调节为80~85%,加强通风,使空气新鲜。
    六、出耳扩口
    从接种起,一般12~15天左右,接种穴内就会出现吐黄色水珠,这是菌丝发育新陈代谢的表现,也是出耳的预兆,要及时把黄水珠吹散于穴口处,或用棉花擦去。也可把袋子朝着穴口的侧向,让黄水自由流于袋边。此时要把穴口上的胶布全部撕掉,换上旧的报纸,整张覆盖于袋面,并用喷雾器在纸上喷水加湿,促进出耳。通常到第16天就在穴口上出现碎米状晶莹的耳芽,很快生长。1~2天后要把穴口四周薄膜剪去1厘米,扩大出耳口,使培养基内增加氧气,18天全部出耳,室温以23~25℃为好,喷水保持湿润不干涸、相对湿度以85~95%为好,并保持空气流畅新鲜。若气温达不到上述要求,可采取门窗紧闭或加温,但要每天通风2~3次,每次30分钟。
    七、病虫菌的防治
    银耳栽培过程中,会出现杂菌与虫害。常见杂菌有链孢霉(桔红色粉状,多发生在气温25~28℃时)、绿霉、黄曲霉、青霉、水霉等,这些杂菌常出现在培养袋内,多因袋内灭菌不彻底或接种未按无菌操作而带来的。防治方法是在受害处注射福尔马林或酒精,可抑制或杀死杂菌。
    虫害有浴盗、菌蜡、线虫等,常发生在揭胶布后、虫害钻进穴内吮食银耳菌丝,影响子实体形成。防治方法是:发现虫害时,用600~800倍液的敌敌畏喷于覆盖的报纸上进行驱杀。子实体生长过程忌用农药喷射,以免影响子实体生长或引起食品中毒。
    八、采收与加工
    银耳长到直径12~15厘米时。(一般35天)即可采收。若遇阴雨天可延长5天收割,担要停止喷水。成熟的银耳子实体形似菊花,个大如碗,色白晶莹,没有小耳蕊,耳片舒展,具有弹性,采收时用利刀从耳基处整朵割下,切勿割破朵形,割下的银耳摊于晒帘上晒干。注意防止灰尘风沙区的污染,若遇阴雨天可采用微火烘
干,火温50~60℃,烘时先烘蒂头,待稍于后再翻动烘干上部,鲜耳晒干率一般15%,干品易潮,用塑料薄膜袋包装,放于干燥仓库贮存。
    收完后的袋料一般作柴火烧,也可取出打散并晒干,掺入部分新料中作下一次栽培银耳用。

 

 
 
 
武汉市  东湖开发区鲁磨路(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前门左侧)
 24小时咨询热线:02762368027 13986091030 售后服务:02784529036 传真:02784819840 
 http://www.syjszl.com      email:[email protected]